1和干岩画是直接在枯燥的岩画上制作的。它先用粗泥抹底,再铺细泥抹平,最后刷一层石灰浆,这样闷了就可以刷了。
2.湿岩画在古代欧洲被广泛使用。它是在墙基半干时用颜料和清澈的石灰水调和而成,通过浸泡使颜色与非钻孔墙面牢固结合,钻孔后有特殊效果。因为需要一次性完成,所以不允许画草图和修改。
上色后马上进入,颜色又黑又厚,需要掌握预期功能,技术难度大。
3.画在干墙上的蛋彩画在文艺复兴时期很流行。它以蛋黄(或蛋清)为主要调和剂,参与蜂蜜、无花汁、胶水融合形成的水溶性色素。它不透明,容易干燥和变硬,但容易脱落。
涂抹亚麻籽油或树脂作为保护层。15世纪后,逐渐被油画取代。
4.蜡画是蜡和颜料的混合物,画在木头或石头等不同材质的基材上,然后加热改变其外观,呈现有光泽的表面。蜡画最早出现在希腊,在罗马的庞贝岩画中就有,后来用于圣像绘画。
5.油画,15世纪后产生于欧洲,以亚麻籽油为调和剂,一般在亚麻布或木板上作画,很少在泥墙上作画。为了减少画面的光泽,也可以用奶酪、麦加粉笔、锌白粉做吸油根。